角膜塑型片(OK鏡片),2002年在美國FDA核准上市,國內在2008年通過衛生署核可上市,是近幾十年來逐步發展的一種非手術矯正近視的技術。它是利用逆幾何特殊設計的高透氧硬式隱形眼鏡,只要在夜間睡眠時配戴6—8小時,讓角膜曲度數暫時的變平,達到降低近視的效果,許多臨床實驗己證實,角膜塑型片能有效減緩近視度數快速增加,是目前學齡兒童控視近視最有效方式之一,白天擁有清晰的視力,可以自由的從事各種活動,打球,賽跑,游泳不需再依賴眼鏡。
角膜塑型的優點
- 減緩近視增速度 避免變成高度近視
- 可回復性矯正 使用安全
- 晚上配戴8小時 隔天不用戴眼鏡
- 替代散瞳劑帶來的不便
適合的族群
白天不想戴眼鏡
害怕或無法接受近視手術者
如何開始使用
驗光檢查 諮詢醫師 配戴試片 決定處方
回診取片 配戴衛教 定期回診 更換鏡片
驗配角膜塑形有許多繁雜的注意事項需一一檢測評估,由專業的醫護人員經由詳細的檢查確認是否適合配戴角膜塑型,充分的溝通及說明配戴後可能會有的情況,才能安全的享受角膜塑型帶來的便利及控制近視度數增加的效果。
鏡片配戴方式
鏡片取下方式
鏡片清潔與檢查
- 配戴人若為兒童建議由家長清洗鏡片
- 不留指甲,並修剪平整減少鏡片刮傷機率
- 鏡片取下後於掌心進行清潔時,凹面朝上
- 滴適量清潔劑,以指腹輕搓鏡片約20秒再以生理食鹽水或煮過的冷開水沖洗直到鏡片不滑溜。
- 請使用塑型片專用的清潔保養液定期使用酵素或選擇有去蛋白功能之保存液,保存液應每日更換勿重覆使用
- 保養藥水應說明書規定應在開封效期內使用完畢。
- 養成檢查鏡片的習慣,鏡片洗淨擦乾後,在明亮處檢查鏡片是否有刮痕,缺角或蛋白沉澱的情形,若有以上情形應立即停戴,更換鏡片或送回診所檢查。
- 若一週以上不戴鏡片,請將鏡片洗淨風乾後罝入專用鏡盒中乾式存放,避免保存液乾涸導致鏡片變質破損。使用的工具應每日清洗風乾,吸棒及水盒應定期消毒或更換
配戴其他注意事項
- 配戴鏡片時應睡前再戴上,勿因想戴滿時間而提前配戴,因眼睛張開時,眨眼及重力可能導致鏡片移位或掉落;每日配戴時間為6—8小時,勿超過10小時。
- 若有結膜充血,分泌物增多,眼睛不適,紅眼,過度流淚,請立即停戴並回診檢查。
- 依照配戴的條件及停戴鏡片時需要備用的眼鏡,請與眼科醫師討論。
- 依照醫師指示定期回診追蹤,至少3個月需追蹤一次,回診時需攜帶鏡片由醫護人員檢查鏡片的完整性;確認度數與弧度,是否需要更換鏡片。
- 鏡片皆依照個人角膜弧度及屈光度精密製作,請勿借給別人使用。
其他應注意事項於院內衛教時詳細說明。
兒童視力保健
孩子是透過雙眼來認識這個世界,視力不好的孩子學習能力會大受影響,甚至影響其人格發展。許多視力的問題,開始於很小的時候,若無適當處理,問題可能會惡化,家長不可輕忽。
家長觀察新生兒視力表現
兒童的的視力發育,並非一生下來就能擁有正常視力,而是慢慢發展;三歲以前是視力發育的最重要階段,其後至五歲左右視力仍繼續緩慢地發育,至九歲之後視力發育才達成熟階段。此時若發育受到障礙,則視力和立體感均可能退步,如果等到七、八歲才發現有問題,想要矯治,就已經太遲了!所以父母需在子女滿三、四歲之際,主動帶至眼科做第一次詳細的檢查。 或是發現您的幼兒有以下情況時,提早至眼科進一步診斷:
用手指或物品在寶寶眼前逗引時,不會注視手指或物品。
眼睛會怕光、流眼淚、眼皮眨個不停或長期眼紅。
在暗處中黑眼珠當中呈白色或黃色反光。
看東西時,眼球會不自主地震盪。
有隻眼睛偶爾或經常內向或外轉。時常跌倒、手眼協調能力較差。
6歲以下兒童視力表現
孩子到了三、四歲,一般都能教會他們「比」視力表,父母可以自己畫個類似視力表上的E字或C字,將其缺口,作上下左右變換,指引幼童練習比缺口方向,然後就可以至眼科檢查
幼童的視力標準約為六歲:0.8、五歲:0.7四歲:0.6,三歲的幼童在測試上更困難,可能怕生或坐不住;許多正常兒童無法比到 0.5。若兩眼視力檢測在視力表上相差兩格以上,例如:右眼 0.8、左眼0.4,則父母也應特別注意。 對更小的幼兒,可用遮眼法觀察幼兒的反應。如將幼兒的一眼遮住,幼兒會嘗試將頭轉開,表現得很不高興或嚎啕大哭,則表示另一眼可能有問題。至於出生的嬰兒,在二至三月後,能力可以觀察測量其對移動目標(如媽媽的臉)有無穩定的固視及追蹤能力。 除了測視力外,對於立體感的檢查,也應是必做的項目。立體圖檢查主要是確定兩眼共同視機能,內斜視(鬥雞眼)常併有弱視,這是視力發育障礙的重要原因,而亂點立體圖能有效地檢出立體感不良的兒童,可及早發現斜弱視或其他視覺障礙的問題。
學齡兒童近視
孩子近視是許多家長的擔憂,深怕眼鏡一戴上就再也拿不掉,但這是個非常錯誤的觀念!近視最明顯的症狀就是無法將遠方的影像清楚的呈像,而造成看不清楚的情形。
一般來說,小朋友近視之主要成因為長時間近距離之不當用眼所引起,屈折性近視 - 如兒童假性近視,眼睛看近距離過久眼睛疲勞造成水晶體過度調節所引起,此為"生理性近視"。其他如早產兒、逆性散光、隱內斜視,也會增加得到近視的機率。因此從小培養良好的用眼習慣對近視防治是非常重要的。 學齡兒童若有以下情況,應懷疑為有屈光問題:
- 每次使用眼力時,頭會向特定方向傾斜瞇眼或歪頭。
- 閱讀時需離書本很近或很遠,或需傾斜書本至特定角度。
- 閱讀時常看錯行,或小學二年級之後寫字仍有相反或倒置的情況。
- 看遠方時,先瞇眼或再看,因看不清楚經常探視四週同學的筆記。
- 不喜歡需要用眼力的工作,視力專注後,易感浮躁不安,易怒,或緊張。
弱視的定義
這裡提到的弱視與衛服部所定義的弱視不同,是以幼兒視力發育為標準;在前篇有提到,幼兒約9歲視力發展至成熟階段,當視覺神經系統己發育完成,視力發展便無法再進步,若以考駕照為標準,雙眼視力不到0.8便無法考照,學齡兒童若單眼裸視未達0.9,便會收到視力不良通知單,通常在單眼矯正視力未達0.8,便稱為弱視,但每個機構對於弱視的標準並不統一。
不管如何,弱視會造成生活上一定程度的不便,所以幼兒在視力發展過程中一定要特別注意.通常單眼弱視占大多數較不易察覺;若有前篇所出現的症狀出現時,應立即至眼科檢查確認原因,若確診為弱視.要有心理準備弱視治療需很長時間的耐心配合與觀察,直至矯正至正常或9歲止。
弱視的類型及治療方式
簡單來說,視力發育時,大腦必需接收到清晰的影像才能發育完全.若接受到的影像一直處於模糊狀態,大腦會認定這樣的視覺是正常的!便停止發育或緩慢發育。
所以在治療弱視時,必須給予大腦大量且清楚的影像才能刺激發育!!
斜視-眼球肌肉無法對稱運作,造成在看東西時無法同時對焦,會造成視覺混淆或重影;大腦會抑制斜視眼的視力發育來減輕這些干擾,就會導致弱視。
治療方式依程度及斜位會有不同治療方式,斜視手術/遮眼治療。
不等性弱視-也稱單眼性弱視:單眼有高度近視/遠視.兩眼均有屈光不正但度數差異太大;視力較模糊的一眼視力發育會較差。
通常為遮眼治療,依視力發育的程度決定每日遮眼的時間長短,定期評估成效。
非正視性弱視-兩眼均有高度近視或遠視,視網膜無法接收清楚影像造成兩眼皆有弱視。
配鏡或兩眼交替遮眼治療。(不是一起遮哦!)
病理性弱視-其他的疾病如先天性白內障,眼瞼發育不良等等,眼前有遮蓋物影像不清楚也會導致弱視。
移除導致發生弱視的病因,如:白內障手術,眼瞼手術
註:
屈光不正-指一般的 近視 遠視 散光 老花 可以用配光學鏡片矯正使影像正確的傳導到視網膜上。
遮眼治療:以紗布或特制遮眼布遮蓋住較好的眼睛,強迫弱視眼使用,刺激視力發育,在遮眼前若有屈光不正必須先配鏡調整焦距,才能讓影像清晰。
弱視訓練:需使用精細眼力的活動來刺激視神經發育,如:掌上型遊戲機,手機(有些不錯的的APP可供家長下載使用)或需專注眼力的動作,如:連連看 串珠也可用弱視訓練儀輔助。
多在戶外活動
增加戶外活動的時間,多晒太陽可降低近視度數增加的風險
善用控制近視度數的方法
散瞳藥水 配戴兒童控制鏡片 角膜塑型鏡片都可抑制度數增加的速度,必要時可同時並進。
減少近距離用眼
每看近40分鐘要休息10分鐘 保持近距離用眼40公分以上,光線充足,姿勢端正,視線與書本垂直以免單側近視。
其實,近視成因之一只要是近距離的用眼,玩玩具,畫畫,寫功課溫書都一樣會,總不能要小朋友不念書吧?有另一個原因是遺傳,有些人再怎麼看手機都不會近視,父母都是高度近視,小朋友也成為高度近視的可能性有9成。台灣是目前近視普及率最高的地區,目前小6學童近視率佔3成,到高中幾乎佔9成左右,且成為高度近視的比率約佔2成,高度近視發生視網膜病變、白內障的比率比常人高出許多倍,家長以往的觀念是希望小朋友不要近視,目前或許該修正為:如果一定會近視,要注意不要成為高度近視。
兒童近視度數從開始近視,會一直持續增加至眼球發育完成為止,目前的觀察:度數加深的速度會在國一慢慢趨緩,在高中時也有一段时間近視會突然急速增加(聯考的產物),要避免高度近視發生,一是儘量控制不要太小發生近視,開始近視了,要儘量控制度數增加的速度;目前最常被用來控制近視增加的方式有點散瞳劑、配戴兒童控制鏡片、角膜塑型片,是己被衛生署核可且己有許多研究證明有效。但最終仍取決於兒童本身的用眼習慣及環境,再好的控制度數商品也只是輔助、抑制度數不要那麼快加深而己,以下會分別介紹控制近視度數的方式與其優缺。
短效型散瞳劑
(Tropicamide)
藥效時間短(約4-6小時)
在睡前點藥,小朋友起床時就不會畏光,但點藥時會刺痛,有許多小朋友會抗拒。 因作用時間短,控制近視的效果有限;較適用於低度或假性近視的兒童,一般眼科在檢查眼底時也會使用。
高濃度長效散瞳劑
(濃度大於0.1%的Atropine)
目前在台灣較常使用的濃度為0.125%、0.25%、0.3%
也有濃度高達1%、3%以上的,
目前健保不給付
長效散瞳劑較不像短效型散瞳具刺痛感,散瞳劑濃度越高,作用時間越久,瞳孔也會越大越怕光。通常0.1%的藥效約1-2天,0.3%約3-4天,3%以上持續2週以上;點藥後因瞳孔放大,畏光及近距離模糊會越明顯,必須戴帽子或太陽眼鏡,寫作業或看手機則必須拉遠距離才能看清。另一個問題,若突然停藥,容易造成近視度數忽然反彈,應依醫師指示點藥不可貿然停藥;有極少數的病例在點長效型散瞳劑會有眼壓升高的情形,所以在門診時必須追蹤眼壓。
低濃度長效散瞳劑
(濃度小於0.1%的Atropine)
目前只有一家藥廠出0.01%通過衛福部核準,但健保目前不給付需自費購買
低濃度長效散瞳劑效果略遜於高濃度長效散瞳劑,但低濃度長效散瞳劑的副作用卻大幅降低,對光線較不敏感,且藥效持續的時間較短只有1天,可隨時因應需要而停藥,停藥後也較不會有度數反彈的情況;所以現在的新趨勢逐漸偏向低濃度長效散瞳劑。目前健保給付的散瞳藥水都是高濃度的長效散瞳劑,若能健保給付是對莘莘學子很大的幫助。
沒近視的人
看遠方時,影像在無限遠處,睫狀肌放鬆,懸韌帶拉緊,水晶體變細長,此時焦點剛好落在視網膜上。
看近物時,影像變近,焦點會落在視網膜之後;調節機制開始作用,此時睫狀肌收縮,懸韌帶放鬆,水晶體變厚,將焦點拉回視網膜上。
在看近物時,睫狀肌一直處於用力收縮的狀態,若時間持續很久,睫狀肌會有持續痙攣的情形,就變成假性近視;日子久了,適者生存,大腦會認定這就是常態;人會演化成最適合目前看的模式,也就是說,會讓眼軸稍微增長去迎合目前的焦距好讓眼睛不再用力,也就發展成為近視。
有近視的人
看遠方時,影像在遠處,睫狀肌放鬆,懸韌帶拉緊,水晶體變細長,焦點落在視網膜前。
看近物時,影像變近,焦點會落在視網膜上,不需調節即可看的清楚
但有近視的人看遠不清楚,所以配了眼鏡,讓影像能落在視網膜上
戴眼鏡的人
原本影像落在視網膜前,經由凹透鏡發散的效果讓影像落在視網膜上
戴上眼鏡看近物時,焦點又落在視網膜後,此時必須啟動調節機制,讓睫狀肌用力,水晶體變厚,才能拉回焦點至視網膜上
所以就陷入了惡性循環,戴上足度眼鏡後看近仍需要調節,度數增加相對就會比較快。
最好的方式是,讓眼睛在不需調節下看近物(以40公分為標準),也就是大約近視-1.5D 至-2.0D (此篇不再另外說明),若兒童近視度數在這附近,請在寫作業時將眼鏡拿掉,若超過這度數,在近距離寫作業時使用目前足度眼鏡再減少-2.0D 左右的度數,會對眼睛比較沒有負擔,但看遠足度,看近降度,要換來換去非常麻煩,所以兒童控制鏡片因應而生。
兒童控制鏡片的設計在於鏡片的近視度數由上而下慢慢減少,上方看遠,下內側看近,鏡片下半部兩旁會有視覺干擾區,防止兒童寫功課時姿勢不良或太近。
作用其實與成年人的老花多焦眼鏡相仿,差別是在成年人失去調節能力必須靠眼鏡輔助,兒童則是用眼鏡來減少調節。
角膜塑型片(OK鏡片),2002年在美國FDA核准上市,國內在2008年通過衛生署核可上市,是近幾十年來逐步發展的一種非手術矯正近視的技術。它是利用逆幾何特殊設計的高透氧硬式隱形眼鏡,只要在夜間睡眠時配戴6—8小時,讓角膜曲度數暫時的變平,達到降低近視的效果,許多臨床實驗己證實,角膜塑型片能有效減緩近視度數快速增加,是目前學齡兒童控視近視最有效方式之一,白天擁有清晰的視力,可以自由的從事各種活動,打球,賽跑,游泳不需再依賴眼鏡。
角膜塑型的優點
- 減緩近視增速度 避免變成高度近視
- 可回復性矯正 使用安全
- 晚上配戴8小時 隔天不用戴眼鏡
- 替代散瞳劑帶來的不便
適合的族群
白天不想戴眼鏡
害怕或無法接受近視手術者
如何開始使用
驗光檢查 諮詢醫師 配戴試片 決定處方
回診取片 配戴衛教 定期回診 更換鏡片
驗配角膜塑形有許多繁雜的注意事項需一一檢測評估,由專業的醫護人員經由詳細的檢查確認是否適合配戴角膜塑型,充分的溝通及說明配戴後可能會有的情況,才能安全的享受角膜塑型帶來的便利及控制近視度數增加的效果。
鏡片配戴方式
鏡片取下方式
鏡片清潔與檢查
- 配戴人若為兒童建議由家長清洗鏡片
- 不留指甲,並修剪平整減少鏡片刮傷機率
- 鏡片取下後於掌心進行清潔時,凹面朝上
- 滴適量清潔劑,以指腹輕搓鏡片約20秒再以生理食鹽水或煮過的冷開水沖洗直到鏡片不滑溜。
- 請使用塑型片專用的清潔保養液定期使用酵素或選擇有去蛋白功能之保存液,保存液應每日更換勿重覆使用
- 保養藥水應說明書規定應在開封效期內使用完畢。
- 養成檢查鏡片的習慣,鏡片洗淨擦乾後,在明亮處檢查鏡片是否有刮痕,缺角或蛋白沉澱的情形,若有以上情形應立即停戴,更換鏡片或送回診所檢查。
- 若一週以上不戴鏡片,請將鏡片洗淨風乾後罝入專用鏡盒中乾式存放,避免保存液乾涸導致鏡片變質破損。使用的工具應每日清洗風乾,吸棒及水盒應定期消毒或更換
配戴其他注意事項
- 配戴鏡片時應睡前再戴上,勿因想戴滿時間而提前配戴,因眼睛張開時,眨眼及重力可能導致鏡片移位或掉落;每日配戴時間為6—8小時,勿超過10小時。
- 若有結膜充血,分泌物增多,眼睛不適,紅眼,過度流淚,請立即停戴並回診檢查。
- 依照配戴的條件及停戴鏡片時需要備用的眼鏡,請與眼科醫師討論。
- 依照醫師指示定期回診追蹤,至少3個月需追蹤一次,回診時需攜帶鏡片由醫護人員檢查鏡片的完整性;確認度數與弧度,是否需要更換鏡片。
- 鏡片皆依照個人角膜弧度及屈光度精密製作,請勿借給別人使用。
其他應注意事項於院內衛教時詳細說明。
兒童視力保健
孩子是透過雙眼來認識這個世界,視力不好的孩子學習能力會大受影響,甚至影響其人格發展。許多視力的問題,開始於很小的時候,若無適當處理,問題可能會惡化,家長不可輕忽。
家長觀察新生兒視力表現
兒童的的視力發育,並非一生下來就能擁有正常視力,而是慢慢發展;三歲以前是視力發育的最重要階段,其後至五歲左右視力仍繼續緩慢地發育,至九歲之後視力發育才達成熟階段。此時若發育受到障礙,則視力和立體感均可能退步,如果等到七、八歲才發現有問題,想要矯治,就已經太遲了!所以父母需在子女滿三、四歲之際,主動帶至眼科做第一次詳細的檢查。 或是發現您的幼兒有以下情況時,提早至眼科進一步診斷:
用手指或物品在寶寶眼前逗引時,不會注視手指或物品。
眼睛會怕光、流眼淚、眼皮眨個不停或長期眼紅。
在暗處中黑眼珠當中呈白色或黃色反光。
看東西時,眼球會不自主地震盪。
有隻眼睛偶爾或經常內向或外轉。時常跌倒、手眼協調能力較差。
6歲以下兒童視力表現
孩子到了三、四歲,一般都能教會他們「比」視力表,父母可以自己畫個類似視力表上的E字或C字,將其缺口,作上下左右變換,指引幼童練習比缺口方向,然後就可以至眼科檢查
幼童的視力標準約為六歲:0.8、五歲:0.7四歲:0.6,三歲的幼童在測試上更困難,可能怕生或坐不住;許多正常兒童無法比到 0.5。若兩眼視力檢測在視力表上相差兩格以上,例如:右眼 0.8、左眼0.4,則父母也應特別注意。 對更小的幼兒,可用遮眼法觀察幼兒的反應。如將幼兒的一眼遮住,幼兒會嘗試將頭轉開,表現得很不高興或嚎啕大哭,則表示另一眼可能有問題。至於出生的嬰兒,在二至三月後,能力可以觀察測量其對移動目標(如媽媽的臉)有無穩定的固視及追蹤能力。 除了測視力外,對於立體感的檢查,也應是必做的項目。立體圖檢查主要是確定兩眼共同視機能,內斜視(鬥雞眼)常併有弱視,這是視力發育障礙的重要原因,而亂點立體圖能有效地檢出立體感不良的兒童,可及早發現斜弱視或其他視覺障礙的問題。
學齡兒童近視
孩子近視是許多家長的擔憂,深怕眼鏡一戴上就再也拿不掉,但這是個非常錯誤的觀念!近視最明顯的症狀就是無法將遠方的影像清楚的呈像,而造成看不清楚的情形。
一般來說,小朋友近視之主要成因為長時間近距離之不當用眼所引起,屈折性近視 - 如兒童假性近視,眼睛看近距離過久眼睛疲勞造成水晶體過度調節所引起,此為"生理性近視"。其他如早產兒、逆性散光、隱內斜視,也會增加得到近視的機率。因此從小培養良好的用眼習慣對近視防治是非常重要的。 學齡兒童若有以下情況,應懷疑為有屈光問題:
- 每次使用眼力時,頭會向特定方向傾斜瞇眼或歪頭。
- 閱讀時需離書本很近或很遠,或需傾斜書本至特定角度。
- 閱讀時常看錯行,或小學二年級之後寫字仍有相反或倒置的情況。
- 看遠方時,先瞇眼或再看,因看不清楚經常探視四週同學的筆記。
- 不喜歡需要用眼力的工作,視力專注後,易感浮躁不安,易怒,或緊張。
弱視的定義
這裡提到的弱視與衛服部所定義的弱視不同,是以幼兒視力發育為標準;在前篇有提到,幼兒約9歲視力發展至成熟階段,當視覺神經系統己發育完成,視力發展便無法再進步,若以考駕照為標準,雙眼視力不到0.8便無法考照,學齡兒童若單眼裸視未達0.9,便會收到視力不良通知單,通常在單眼矯正視力未達0.8,便稱為弱視,但每個機構對於弱視的標準並不統一。
不管如何,弱視會造成生活上一定程度的不便,所以幼兒在視力發展過程中一定要特別注意.通常單眼弱視占大多數較不易察覺;若有前篇所出現的症狀出現時,應立即至眼科檢查確認原因,若確診為弱視.要有心理準備弱視治療需很長時間的耐心配合與觀察,直至矯正至正常或9歲止。
弱視的類型及治療方式
簡單來說,視力發育時,大腦必需接收到清晰的影像才能發育完全.若接受到的影像一直處於模糊狀態,大腦會認定這樣的視覺是正常的!便停止發育或緩慢發育。
所以在治療弱視時,必須給予大腦大量且清楚的影像才能刺激發育!!
斜視-眼球肌肉無法對稱運作,造成在看東西時無法同時對焦,會造成視覺混淆或重影;大腦會抑制斜視眼的視力發育來減輕這些干擾,就會導致弱視。
治療方式依程度及斜位會有不同治療方式,斜視手術/遮眼治療。
不等性弱視-也稱單眼性弱視:單眼有高度近視/遠視.兩眼均有屈光不正但度數差異太大;視力較模糊的一眼視力發育會較差。
通常為遮眼治療,依視力發育的程度決定每日遮眼的時間長短,定期評估成效。
非正視性弱視-兩眼均有高度近視或遠視,視網膜無法接收清楚影像造成兩眼皆有弱視。
配鏡或兩眼交替遮眼治療。(不是一起遮哦!)
病理性弱視-其他的疾病如先天性白內障,眼瞼發育不良等等,眼前有遮蓋物影像不清楚也會導致弱視。
移除導致發生弱視的病因,如:白內障手術,眼瞼手術
註:
屈光不正-指一般的 近視 遠視 散光 老花 可以用配光學鏡片矯正使影像正確的傳導到視網膜上。
遮眼治療:以紗布或特制遮眼布遮蓋住較好的眼睛,強迫弱視眼使用,刺激視力發育,在遮眼前若有屈光不正必須先配鏡調整焦距,才能讓影像清晰。
弱視訓練:需使用精細眼力的活動來刺激視神經發育,如:掌上型遊戲機,手機(有些不錯的的APP可供家長下載使用)或需專注眼力的動作,如:連連看 串珠也可用弱視訓練儀輔助。
多在戶外活動
增加戶外活動的時間,多晒太陽可降低近視度數增加的風險
善用控制近視度數的方法
散瞳藥水 配戴兒童控制鏡片 角膜塑型鏡片都可抑制度數增加的速度,必要時可同時並進。
減少近距離用眼
每看近40分鐘要休息10分鐘 保持近距離用眼40公分以上,光線充足,姿勢端正,視線與書本垂直以免單側近視。
其實,近視成因之一只要是近距離的用眼,玩玩具,畫畫,寫功課溫書都一樣會,總不能要小朋友不念書吧?有另一個原因是遺傳,有些人再怎麼看手機都不會近視,父母都是高度近視,小朋友也成為高度近視的可能性有9成。台灣是目前近視普及率最高的地區,目前小6學童近視率佔3成,到高中幾乎佔9成左右,且成為高度近視的比率約佔2成,高度近視發生視網膜病變、白內障的比率比常人高出許多倍,家長以往的觀念是希望小朋友不要近視,目前或許該修正為:如果一定會近視,要注意不要成為高度近視。
兒童近視度數從開始近視,會一直持續增加至眼球發育完成為止,目前的觀察:度數加深的速度會在國一慢慢趨緩,在高中時也有一段时間近視會突然急速增加(聯考的產物),要避免高度近視發生,一是儘量控制不要太小發生近視,開始近視了,要儘量控制度數增加的速度;目前最常被用來控制近視增加的方式有點散瞳劑、配戴兒童控制鏡片、角膜塑型片,是己被衛生署核可且己有許多研究證明有效。但最終仍取決於兒童本身的用眼習慣及環境,再好的控制度數商品也只是輔助、抑制度數不要那麼快加深而己,以下會分別介紹控制近視度數的方式與其優缺。
短效型散瞳劑
(Tropicamide)
藥效時間短(約4-6小時)
在睡前點藥,小朋友起床時就不會畏光,但點藥時會刺痛,有許多小朋友會抗拒。 因作用時間短,控制近視的效果有限;較適用於低度或假性近視的兒童,一般眼科在檢查眼底時也會使用。
高濃度長效散瞳劑
(濃度大於0.1%的Atropine)
目前在台灣較常使用的濃度為0.125%、0.25%、0.3%
也有濃度高達1%、3%以上的,
目前健保不給付
長效散瞳劑較不像短效型散瞳具刺痛感,散瞳劑濃度越高,作用時間越久,瞳孔也會越大越怕光。通常0.1%的藥效約1-2天,0.3%約3-4天,3%以上持續2週以上;點藥後因瞳孔放大,畏光及近距離模糊會越明顯,必須戴帽子或太陽眼鏡,寫作業或看手機則必須拉遠距離才能看清。另一個問題,若突然停藥,容易造成近視度數忽然反彈,應依醫師指示點藥不可貿然停藥;有極少數的病例在點長效型散瞳劑會有眼壓升高的情形,所以在門診時必須追蹤眼壓。
低濃度長效散瞳劑
(濃度小於0.1%的Atropine)
目前只有一家藥廠出0.01%通過衛福部核準,但健保目前不給付需自費購買
低濃度長效散瞳劑效果略遜於高濃度長效散瞳劑,但低濃度長效散瞳劑的副作用卻大幅降低,對光線較不敏感,且藥效持續的時間較短只有1天,可隨時因應需要而停藥,停藥後也較不會有度數反彈的情況;所以現在的新趨勢逐漸偏向低濃度長效散瞳劑。目前健保給付的散瞳藥水都是高濃度的長效散瞳劑,若能健保給付是對莘莘學子很大的幫助。
沒近視的人
看遠方時,影像在無限遠處,睫狀肌放鬆,懸韌帶拉緊,水晶體變細長,此時焦點剛好落在視網膜上。
看近物時,影像變近,焦點會落在視網膜之後;調節機制開始作用,此時睫狀肌收縮,懸韌帶放鬆,水晶體變厚,將焦點拉回視網膜上。
在看近物時,睫狀肌一直處於用力收縮的狀態,若時間持續很久,睫狀肌會有持續痙攣的情形,就變成假性近視;日子久了,適者生存,大腦會認定這就是常態;人會演化成最適合目前看的模式,也就是說,會讓眼軸稍微增長去迎合目前的焦距好讓眼睛不再用力,也就發展成為近視。
有近視的人
看遠方時,影像在遠處,睫狀肌放鬆,懸韌帶拉緊,水晶體變細長,焦點落在視網膜前。
看近物時,影像變近,焦點會落在視網膜上,不需調節即可看的清楚
但有近視的人看遠不清楚,所以配了眼鏡,讓影像能落在視網膜上
戴眼鏡的人
原本影像落在視網膜前,經由凹透鏡發散的效果讓影像落在視網膜上
戴上眼鏡看近物時,焦點又落在視網膜後,此時必須啟動調節機制,讓睫狀肌用力,水晶體變厚,才能拉回焦點至視網膜上
所以就陷入了惡性循環,戴上足度眼鏡後看近仍需要調節,度數增加相對就會比較快。
最好的方式是,讓眼睛在不需調節下看近物(以40公分為標準),也就是大約近視-1.5D 至-2.0D (此篇不再另外說明),若兒童近視度數在這附近,請在寫作業時將眼鏡拿掉,若超過這度數,在近距離寫作業時使用目前足度眼鏡再減少-2.0D 左右的度數,會對眼睛比較沒有負擔,但看遠足度,看近降度,要換來換去非常麻煩,所以兒童控制鏡片因應而生。
兒童控制鏡片的設計在於鏡片的近視度數由上而下慢慢減少,上方看遠,下內側看近,鏡片下半部兩旁會有視覺干擾區,防止兒童寫功課時姿勢不良或太近。
作用其實與成年人的老花多焦眼鏡相仿,差別是在成年人失去調節能力必須靠眼鏡輔助,兒童則是用眼鏡來減少調節。